致敬“武汉楷模”!感受榜样的力量
来源: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
时间:2022-04-15
作者:大武汉人才网
浏览量:
近日,武汉市委宣传部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武汉楷模”榜单。
为国争光拼搏奉献永不言弃的“铿锵玫瑰”王霜、扎根乡村37年的乡村医生丁玉强、 用生命铺就乡村振兴路的驻村第一书记李政、用担当奉献熔铸忠诚的“火蓝尖兵”朱雪亮、在雪域高原书写忠诚的“应急先锋”刘纲华、41年守卫公共卫生安全的疾控专家梁建生、冲锋排渍一线的“排水尖兵”杨明峰、助力建设交通强省的高铁规划师周天杰、热心公益的“老兵志愿者”刘天顺、护航企业发展守护居民平安的武汉市公安局江汉区分局王家墩派出所等10人(集体)获评2022年第一季度“武汉楷模”。
推荐单位:市体育局、武汉经开区工委宣传部、江汉大学王霜,女,汉族,1995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国国家女子足球队队员、武汉车谷江大女足俱乐部队员。2013年起步入职业运动员生涯,司职中场、前锋。
她12岁入选国少队,15岁入选国青队,2013年作为核心球员带领湖北女足队勇夺第12届全国运动会女足U18年龄组两枚银牌,并入选国家队出战东亚四强赛,荣获亚洲最佳女足青年球员;2015年在加拿大女足世界杯获得第八名;2016年在里约奥运会又夺得第八名;2017年,在第13届全运会为湖北队女足赢得成年组第五名;2018年,在第18届亚运会为中国女足赢得亚军。同年与巴黎圣日耳曼足球俱乐部女足签约,并在2018至19赛季帮助球队在女足法甲联赛中排名第二,跻身欧冠八强;2019年王霜与巴黎圣日耳曼解约,结束留洋生涯;2020年-2021年帮助武汉女足夺得女超联赛二连冠;2022年随中国女足征战印度女足亚洲杯。比赛中王霜发挥出色,在4场比赛中打进5球,贡献3次助攻,两项数据均是队内最高,帮助中国女足时隔16年重回亚洲之巅。
2020年新春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袭武汉,本该随中国女足前往澳大利亚参加东京奥运会女足亚洲区预选赛的王霜“留守”武汉。在确保完成奥运、全运两大备战任务的同时,她时刻关注疫情防控的形势变化。在得知抗疫一线的医护、社区志愿者、警察、群众缺乏医疗防护装备和救护器材时,担任“长江公益形象大使”的王霜利用自己的实名微博公众号向企业和个人发起为抗疫一线人员和武汉人民捐助防疫物资的呼吁;1月28日,她向武汉市慈善总会捐赠了个人一年工资60万元人民币。
进入2020年3月中旬以来,国内防疫形势得到有效控制且持续向好,但国际防疫形势日益严峻,意大利、美国、西班牙等国的感染人数持续上升,大有蔓延全球之势。为此,在3月26日这天,王霜主动参与了亚足联发起的Break The Chain公益活动,与亚洲有影响力的多名球员为抗击疫情发声,鼓励世界各地的人们团结起来,积极应对新冠疫情,传递正能量。
她自17岁入选中国女足国家队,代表中国女足出战国际A级比赛的次数过百场。截至目前,王霜为国家队在A级比赛中打入39粒进球,同时助攻超过50次,收获“亚洲足球小姐”“中国十佳运动员”“十大体育人物”等荣誉称号,前后四次荣膺“中国女子金球奖”,曾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十大女性人物”“全国体育系统先进工作者”“湖北青年五四奖章”“湖北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丁玉强,男,1961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江夏区郑店街劳七村中心卫生室村医。
1981年,丁玉强参军来到江夏,被选派到部队卫生所学医,因为常常参加驻地义诊,渐渐与乡亲熟络。因为他服务态度好,医术高明,外出不便的周边村民开始习惯找他看病。复员后,他毅然远离家乡,到劳七村附近的炼灰厂当厂医,继续为村民治病。2005年,劳七村要新建一个卫生室,村民们强烈要求丁玉强出山。他自筹资金12000元,在区街财政的支持下建起了劳七村卫生室,如今已是江夏区首批达到市标准化建设的村卫生室,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就医。
37年来,他不分昼夜来往于田间地头为村民们巡诊、接送病人,交通工具从最初的自行车、摩托车,到现在的电动车,每年行程1000多公里,已经忘了换过多少辆交通工具。为了方便病人就诊,他一直保持手机24小时开机习惯,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
2006至2010年,丁玉强都会接诊数例新发肺结核患者。结核病传染性极强,及时发现并治愈一位患者,意味着挽救一个家庭。为了尽快找出潜在患者,丁玉强对自己要求苛刻,“每次都要耐心询问、细心观察”。每到患者服药的日子,他就会上门或打电话督促。在丁玉强的坚持下,2016年后,劳七村再也没有出现过新增病例。
翻看十余年来的随访档案,在劳七村,享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村民已近600人。十多年来,丁玉强坚持管理高血压、糖尿病慢病人群和精神卫生疾病患者,在劳七村,实现了随访全覆盖。
为了方便村民看病,他每年只回老家一趟看望妻子和儿女。孩子的成长教育和父母的生活他都无法照看。儿子为了让父亲早日回到徐州与母亲团聚,瞒着父亲将他的户口从江夏迁到了徐州。丁玉强得知户口被迁回老家徐州后,淡淡一笑:“我为江夏劳七村民服务了37年,我还要继续为劳七村民服务。”在他心里,武汉是第二故乡,乡亲们需要他,“他们的信任给了我认可,虽然老了,我还想继续守好这里”。因表现突出,丁玉强先后被评为“湖北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武汉市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武汉市优秀乡村医生”“武汉市我心目中的好医生”等荣誉称号。
李政,男,回族,湖北武汉人,1970年9月出生,1991年7月参加城管工作,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生前为武昌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直属五中队副队长。
2002年,李政同志调至水果湖执法中队,负责黄鹂路路段巡查工作。在一次执法工作中,他不畏凶险,挺身而出为同事挡刀,这一挡,手臂被缝十八针。2004年春节期间,李政同志调至直属四中队,负责工地文明施工和规范运输的宣传服务,建立城管局成立以来第一本工地管理“手写”数据库。2011年,李政同志在值班时因工受伤,经省民政局鉴定为七级工伤。术后,他腿部留有钢钉,身体留下后遗症,3年8次手术,他默默承担,从未向组织提出过任何非份要求。2014年,李政同志调至查控违专业队直属五中队,急难险重岗位上他尽心尽力,不论是在勘查现场,还是拆违现场,他总是在一线身先士卒,从未因腿脚不便退缩。
2020年1月底,武汉因疫情封城,直属五中队作为区防疫指挥部防疫突击队,承担物资转运工作,李政全力以赴投入其中。2月21日,李政和突击队队员们一起,从早上7点到第二天凌晨4点,21小时奋战不休,完成了河北等9个地区医疗团队近5000件行李物资的转运工作。2月初,水果湖执法中队队员谭伦国和妻子双双感染新冠肺炎住院,女儿单独一个人隔离在家。李政得知后,每天打电话安慰他们,还想方设法将自己家里的菜给孩子送过去,不断鼓励孩子。他还积极加入志愿者团队,帮助社区居民买菜、送菜。
2021年8月,李政同志来到新洲区徐古街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正值疫情防控之时,他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之中,组织村民接种新冠肺炎疫苗。9月,他正式驻扎谢店村。为吃透乡村振兴有关政策文件,他将文件资料做成小纸片,随身携带,随时翻阅。他冒着酷暑走访了万岗村、谢店村22户脱贫户,详细询问他们的家庭、生产生活、疾病医疗等情况,做到情况了然于胸,并在一些重要节日进行走访慰问。驻村期间,他不是在走村串户就是在田间地头查看情况。2021年底,为了村里的豆丝厂建设,他积极奔走联系设备资金,帮助豆丝厂顺利建起。他想方设法,帮助村里将1000米土渠硬化修缮,提高渠道水利作用。他带领村民打通村级公路通往茶园的乡村振兴路,并积极投入村湾环境整治,帮助村里修建了便民公厕、活动广场、健身器材等基础设施。半年间带领村民打通一条路、硬化一道渠、建起一座厂房。2022年2月16日,在工作岗位上因公不幸殉职,年仅51岁。
朱雪亮,男,汉族,河南驻马店人,1986年9月出生,2006年12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现任武汉市消防救援支队岔马路消防救援站分队长,在消防站主要负责灭火救援,执勤训练及日常管理等工作。
他是武汉市消防救援队伍的先锋模范和英勇斗士,他常说:“作为一名消防战士,提高灭火本领,磨练坚强意志的最好场所就是训练场。”入伍以来,16年如一日,共参加扑救各类火灾和救援9000余起,解救被困群众600余人,参与了火灾、抗洪等大型救援行动,用忠诚和担当书写新时代消防指战员“火焰蓝”风采。
2017年7月,某旧货市场发生火灾。到达现场后,通过现场勘察,起火厂房二楼三楼为仓库,在短时间内,火势迅速蔓延形成立体燃烧,火场内温度高,存有大量浓烟,能见度低,并伴有轰燃和爆炸,而且在高温作用下,砖混结构墙体发生扭曲变形,极易造成坍塌;紧急关头必须要有人进入厂房内部找到火点。朱雪亮主动请战,冒着高温、浓烟和随时坍塌的危险,毅然身着战斗服背好空气呼吸器进入火场进行内部侦查。探明着火点位置和火势基本情况后,快速向救援站干部汇报火场情况,又主动请缨担任一号水枪手施行内攻,大火在朱雪亮和战友们通力协作下逐渐熄灭,他的行动激励、感动着队里所有同志,也为身边的每一位战友树立了英勇奋战不怕牺牲的骨干榜样。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袭武汉,全世界的目光也都聚焦武汉。朱雪亮意识到在这种危难时刻,不仅要时刻保持清晰的头脑,更是要团结协作同舟共济,以实际行动落实省委市委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他向大队申请主动加入武汉市消防救援支队江岸大队“119党员突击队”转运分队。从2月29日凌晨至3月22日19时,在朱雪亮的带领下,江岸大队“119党员突击队”转运分队共计转运各类人员1170人次,出动车辆102台。其中从定点医院、方舱医院转运康复人员到“康复驿站”792人次,转运疑似待确诊人员到定点医院检查145人次,转运解除隔离人员218人次,转运求助群众15人次。3月15日,通过区防疫指挥部得知,江岸区各医疗点医疗废物存积过多,负责该项工作的人手不足。得知此情况后,他主动提议成立医废转运分队,江岸大队“119党员突击队”医废转运分队应势成立。从3月16日至4月8日,朱雪亮参与医废转运分队各项行动,共出动车辆86台,人员171人,共辗转22个医疗点、1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医废处置点,安全转运医疗废物1652桶,总重量49.56吨,累计行驶里程近6000公里。
他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获评湖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湖北省青年五四奖章,荣获总队红旗车驾驶员、优秀士兵、嘉奖等荣誉10余项。